手機號
未認證執(zhí)照
楊建場(先生)
普通會員
楊建場 (先生)
平流式溶氣氣浮機
平流式溶氣氣浮機是污水處理行業(yè)常用的一種固液分離設備,能夠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油脂、膠類物質,是污水前期處理的主要設備。
一、結構特點:設備主體為長方形鋼制結構。主要部件由溶氣泵、空壓機、溶氣罐、長方形箱體、氣浮系統(tǒng)、刮泥系統(tǒng)等組成。
1.溶氣罐產生氣泡細小,粒徑為20-40um,粘附絮凝物牢固,能夠達到良好的氣浮效果;
2.絮凝劑 使用量少,成本降低;
3.操作規(guī)程易于掌握,水質水量易于控制,管理簡單。
4.設有反沖洗系統(tǒng),釋放器不易堵塞。
二、工作原理:溶氣罐產生溶氣水,溶氣水通過釋放器減壓釋放到待處理的水中。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從水中釋放出來,形成20-40um的微小細泡,微氣泡同污水中的懸浮物結合,使懸浮物比重小于水,并逐漸浮到水面形成浮渣。水面上備有刮板系統(tǒng),將浮渣刮入污泥池。清水從下部經溢流槽進入清水池。
三、使用范圍:
1.用于去除污水中固體懸浮物、油脂和各種膠狀物,如:石化、煤礦、造紙、印染、屠宰、釀造等工業(yè)企業(yè)的污水處理;
2.用于回收有用物質,如:造紙白水中細小纖維的收集。
設計參數(shù)與數(shù)據(jù)
1、每格長度與寬度之比不小于4,長度與深度之比采用8-12。
2、采用機構排泥時,寬度根據(jù)排泥設備確定。
3、池底縱坡一般采用0.01-0.02;采用多斗時,每斗應設單獨排泥管及排泥閘閥,池底橫向坡度采用0.05。
4、刮泥機的行進速度為0.3-1.2m/min,一般采用0.6-0.9m/min。
5、一般按表面負荷計算,按水平流速校核。最大水平流速:初沉池為7mm/s;二沉池為5mm/s。
6、進出口處應設置擋板,高出池內水面0.1-0.15m。擋板淹沒深度:進口處視沉淀池深度而定,不小于0.25m,一般為0.5-1.0m;出口處一般為0.3-0.4m。擋板位置:距進水口為0.5-1.0m;距出水口為0.25-0.5m。
7、池子進水端用穿孔花墻配水時,花墻距進水端池壁的距離應不小于1-2m,開孔總面積為過水斷面積的6%-20%。
工藝圖折疊
平流式沉淀池工藝圖
設計案例
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最大設計流量qmax=0.2m3/s,設計人口數(shù)n=100000人,沉淀時間t=1.5小時,采用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解]1池子總表面積設表面負荷qˊ=2m3/m2·h,a=qmax×3600/qˊ=0.2×3600/2=360m2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qˊt=2×1.5=3.0m
3沉淀部分有效容積v=qmaxt×3600=0.2×1.5×3600=1080m3
4池長設水平流速υ=3.7mm/sl=υt×3.6=20m
5池子總寬度b=a/l=360/20=18(m)
6池子個數(shù)設每格池寬b=4.5m,n=b/b=18/4.5=4個
7校核長寬比、長深比長寬比:l/b=20/4.5=4.4>4(符合要求)長深比:l/h2=20/2.4=8.3(符合要求)
8污泥部分所需的總容積設t=2d,污泥量為25g/人·d,
污泥含水率為95%,s=25×100/{(100-95)×1000}=0.5l/人·d。
v=snt/1000=0.5×100000×2/1000=100m3
9每格池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積v〞=v/n=100/4=25m3
10污泥斗容積污泥斗采用尺寸如圖3-15。
v1=h4(f1+f2+√f1f2)/3
h4〞=(4.5-0.5)tg60°/2=3.46m
v1=3.46(4.5+0.5+√0.5×4.5)/3=26m3
11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積
h4′=(20+0.3-4.5)×0.01=0.158m
l1=20+0.3+0.5=20.8ml2=4.5m
v2=(l1+l2)h4〞b/2={(20.8+4.5)×0.158×3.46}/2=9.0m3
12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積
v1+v2=26+9=35m3>25m3
13池子總高度設緩沖層高度h3=0.5m
h=h1+h2+h3+h4h4=h4′+h4〞=0.158+3.46=3.62(m)
h=0.3+2.4+0.5+3.62=6.82m
聯(lián)系人 | 需求數(shù)量 | 時間 | 描述 |
---|---|---|---|
暫無產品詢價記錄 |
采購商 | 成交單價(元) | 數(shù)量 | 成交時間 |
---|---|---|---|
暫無購買記錄 |
地區(qū):滄州
主營產品:機床維修,鑄件,工量具地區(qū):汕頭
主營產品:物流公司,貨運站,國內陸運地區(qū):成都
主營產品:聲屏障,護欄網,石籠網地區(qū):衡水
主營產品:河北變形縫,河南變形縫,山東變形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