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董事會主席保羅·滕近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為滿足更大的農民與消費者需求,全球市場已能提供多種性狀的轉基因作物。這些轉基因作物包括防挫傷、抗褐變、低丙烯酰胺和抗晚疫病的馬鈴薯,抗蟲抗旱甘蔗,抗褐變蘋果等。
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近日發(fā)布《2018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yè)化發(fā)展態(tài)勢》的報告指出,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自1996年以來增長了約113倍,累計達到25億公頃,使生物技術成為全球應用最為迅速的作物技術。
“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以來,它在全球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同時轉基因作物的種類和轉基因性狀也在不斷豐富!敝袊魑餇I養(yǎng)強化項目副主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研究員張春義說。
具有多重性狀,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持續(xù)增加
“2018年,轉基因作物在世界五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的平均應用率不斷增長,已經接近飽和,其中美國93.3%、巴西93%、阿根廷接近100%、加拿大92.5%、印度95%。今后這些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將通過隨時批準和商業(yè)化新的轉基因作物來實現,這些新作物將解決氣候變化和新出現的病蟲害等問題!北A_·滕說。
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的報告重點指出,轉基因大豆在全球的應用率最高,占全球轉基因作物面積的50%;具有多重性狀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持續(xù)增加,占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42%;10個拉丁美洲國家的農民共種植了7940萬公頃轉基因作物;亞洲和太平洋地區(qū)的9個國家種植了1913萬公頃轉基因作物;在亞洲,印度尼西亞首次通過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合作開發(fā)出耐旱型甘蔗等;史瓦帝尼王國(前斯威士蘭)與南非和蘇丹一起在非洲種植轉基因作物并引入了抗蟲棉花,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馬拉維批準種植抗蟲棉花,標志著非洲開始種植轉基因作物。
除此以外,在歐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繼續(xù)種植轉基因玉米控制歐洲玉米螟;根據農民和消費者需求種植了更大面積的轉基因作物,包括防挫傷、抗褐變、低丙烯酰胺和抗晚疫病的馬鈴薯,抗褐變蘋果,抗蟲茄子和低木質素苜蓿等;農田間的新作物和性狀組合包括抗蟲耐旱甘蔗、高油酸油菜和紅花籽;金米水稻、Bt水稻、耐除草劑棉花、低酚棉等獲得多項食物、飼料和加工審批;2019年批準種植的作物包括新一代耐除草劑棉花和大豆、低酚棉、抗草甘膦和低木質素苜蓿、omega-3油菜以及抗蟲豇豆等。
四千多品種獲批,深受農民和消費者歡迎
“具有多重性狀的轉基因作物,在未來將呈現增加趨勢。比如,拉美很多國家表現得非常明顯,而且越來越多農民愿意種植具有多重性狀的轉基因作物!北A_·滕說。
在過去20多年里,全球轉基因作物使得農業(yè)收入增加了1861億美元。
“我們厭倦了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來控制棉鈴蟲和雜草。所以在引入新的轉基因技術后,我們馬上就開始使用它!蹦戏寝r民弗蘭斯·馬勒拉說。
保羅·滕表示:“防褐變的馬鈴薯和蘋果,以及抗蟲玉米和低木質素的苜蓿,這些轉基因作物的性狀為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福音,雖然它們的種植面積要比大豆和玉米小很多!
報告稱,全球已經有70個國家或地區(qū)進行了關于轉基因作物的使用、適用和種植領域的批準,這70個國家或地區(qū)從1992年以來,共批準了4349項監(jiān)管審批,涉及27種轉基因作物。保羅·滕向記者介紹,其中,2603項獲得轉基因使用審批,1461項獲得適用性審批,825項獲得種植性審批。美國批準的數量最多,達到544項;而玉米是轉化體獲批數量最多的作物,35個國家或地區(qū)共批準137個轉化體。
保羅·滕介紹,2018年,甘蔗被研發(fā)出新性狀。巴西種植了400公頃的抗蟲甘蔗;印尼2018年開放了耐旱性的甘蔗種植,這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意義重大。
澳大利亞還進行了8公頃高油酸紅花的研發(fā)推廣和種植生產,除了轉基因食品作物的種植增長以外,在2018年,還有更多的轉基因食品獲得審批。
“包括高β胡羅卜素含量的水稻,它的消費安全性獲得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加拿大的審批,以及中國蘇云菌芽孢桿菌水稻在美國得到了使用審批!北A_·滕說,“實踐證明,生物技術可以用于開發(fā)更耐旱與更有營養(yǎng)的作物品種,從而保護自然資源與人類健康。而根據具體情況可對每種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進行具體評估,獲準上市的商業(yè)化產品也都經過嚴格的科學審查!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