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商務網訊:買了不到一年的電視,未過保修期,卻頻頻出狀況。然而,當消費者要求更換產品時,卻被告知該機型停產了。昨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市民購買家電遭遇停產困局、進而影響維修的情況,不在少數。
停產的電視壞了咋辦
望著自家的大屏幕液晶電視,徐先生竟然不勝其煩。去年12月,他在禪城區(qū)祖廟路一大型賣場,花1.7萬元購買了一日系品牌液晶電視。"當時沖著牌子去,沒想到這么多質量問題。" 電視買回家后,開始運作正常。但最近不知怎么回事,電視頻頻出狀況,不只畫面不穩(wěn)還花屏。于是,徐先生找到賣場要求更換,"當時想著沒過保修期,應該能換。"徐先生說。
然而,賣場的回答讓徐先生很失望。原來,他所購買的電視型號已經停產,電視只能維修;如果徐先生不想修,可以換購新款,但要補回差價。如果換低一檔次的呢?徐先生進一步咨詢,對方卻稱不退差價。這樣的結果,讓徐先生很難接受。目前,雙方仍就維修、換貨等善后問題進行協(xié)商。
停產家電維修遇困局
與徐先生遇到同樣情況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桂城李阿姨家里的電飯煲在清洗時,不小心沖走一個零件,本以為能在售后維修點重新配一個,不料也被告知該型號的電飯煲已經停產,配件只能從其他城市調配。"一等就是3個星期,我只好重新買了一個。"李阿姨無奈地說。 據家電維修行家葉志深介紹,現在家電市場魚龍混雜,每年都有一些家電品牌消失,雖然經營者應當負責對消費者約定的包修、包換、包退,但如果遇到生產企業(yè)倒閉或轉產,即便經銷商有足夠的維修能力,也無法從已退市的廠家那里獲取相應的零配件。這時,三包期內商品的維修服務就是一場空。
在他看來,造成這些售后服務不及時、不專業(yè)的原因,多是由于售后服務外包所致。這些維修服務點沒有較強的品牌服務意識和出色的服務維修技術,導致了消費者的不滿。
律師王至強則認為,由于目前國家對產品停產后的售后服務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只規(guī)定廠家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后五年內提供技術和零配件。至于,廠家沒有足夠配件儲備,廠家將受何懲罰,消費者的售后服務應如何處理,就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這也是此類糾紛難以根治的重要原因。
消費提示
停產五年內必須修
《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第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向負責修理的銷售者、修理者提供修理技術資料、合格的修理配件,負責培訓,提供修理費用。必須保證在產品停產后五年內繼續(xù)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商品修不好就要換
在三包或商家、廠家承諾的服務有效期內,因產品自身故障的,廠家或商家不能以包括產品停產等任何理由拖延或推卸售后服務責任,沒配件修不好的,就得換或退貨。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