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早已是人們日常公共交通出行的老朋友了。截至2017年11月,“一卡通”覆蓋8億以上的城市人口,發(fā)卡總量累計達9億張。經過20余年的積累,各地一卡通公司(也稱通卡公司)似乎建立了不可逾越的壁壘。
然而實際并非如此,互聯(lián)網試圖顛覆一切。公共交通領域擁有高頻流量入口,自然是互聯(lián)網巨頭必爭之地,近年來,以二維碼支付為特征的“乘車碼”漸有燎原之勢。在微信、支付寶等沖擊下,通卡公司業(yè)績出現下滑。
“我們羊城通今年收入就少了1000多萬元,這也是以后發(fā)展的趨勢!苯,在由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xié)會、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yè)分會主辦的2018中國國際城市公共交通博覽會期間,廣州公共交通集團大數據總監(jiān)、廣州羊城通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振東表示。
通卡公司正在尋求自我革新。其中,以羊城通為代表的通卡公司主動擁抱互聯(lián)網技術,將“乘車碼”等變?yōu)榱髁咳肟?舟山城市一卡通等則著力拓展場景應用,并希望城市互聯(lián)以自建生態(tài)。但前有虎狼后有追兵,這場主導權保衛(wèi)戰(zhàn)不同往日,通卡公司仍在摸索出口。
出行支付進入下半場
在由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xié)會智慧支付分會主辦的分論壇上,來自多個城市的通卡公司負責人將演講主題落腳在一卡通從1.0到3.0的轉型升級上。
具體而言,1.0時代卡片實體化、用戶非實名化、消費離線化,通卡公司是卡片思維,即圍繞卡片開展業(yè)務及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的興起打破了維持了十余年的通卡公司發(fā)展模式,2.0時代的到來要求從有卡到無卡,實現產品形態(tài)虛擬化,產生用戶連接。3.0時代進入大數據時代,可以面向個人、企業(yè)、政府提供數據增值服務。
目前,大多數通卡公司仍在從1.0時代向2.0時代升級。而移動互聯(lián)網以較短的時間重構了公共交通出行支付的格局!八麄冇昧藘赡甑臅r間,達到了我們以前需要五年或者八年的時間才能覆蓋的范圍!敝袊鞘泄步煌▍f(xié)會智慧支付分會副秘書長、北京億速碼數據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超華稱,原有的出行支付體系已經被打破。
通卡公司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澳壳笆褂矛F金支付的占比非常小,所有的支付里E通卡的支付金額占43%,移動支付占40%,現金只占17%!睆B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事業(yè)總部票務清分部經理王瑞宗介紹。
“移動互聯(lián)網支付將出行行業(yè)推向下半場……下半場是對上半場進行清算,清算什么?就是把上半場習以為常的思維認知、行事方式,全部掰過來!标惓A表示。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