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宗商品開始復蘇的2016年,被視為宏觀經濟風向標的金屬銅卻一直“后知后覺”,直到去年10月底才走出低位,開始上漲。而今年年初至今,LME(倫敦金屬交易所)3個月期銅已累計上漲7.7%,至每噸6000美元/噸左右。
銅價強勢復蘇的同時,國際頂級投行也紛紛發(fā)表看多報告。花旗研究部門最新的研究報告認為,銅價今年可能朝每噸7000美元邁進,2020年前有望突破8000美元。這也就意味著,相比于目前6000美元/噸的價格,銅價可能還有超過30%的上漲空間。
此前,瑞銀分析師DanielMorgan也表示看好2017銅價,認為“市場將持續(xù)趨緊,供應中斷是主要推動力之一。預計今年均價在3美元/磅(約合6614美元/噸)”。
此前極力唱空“銅博士”的高盛也已經翻多,認為中國去年底今年初極其強勁的信貸刺激尚未反映在實體經濟中,因其存在季節(jié)性因素和滯后效應。一旦效果開始產生,則中國的基本金屬需求的增加將推動未來數(shù)月的基本面轉為供應短缺,從而驅動銅牛市邁向更高價位。
花旗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稱,2012年以來資本支出捉襟見肘,這使得從現(xiàn)在起至2020年前計劃中的那些銅礦項目全都無法投產。至此,原本的供應過剩轉變?yōu)楣⿷倘?有望推動銅價在2020年前升破8000美元。
花旗還預計,2017年銅市場可能迎來6年來首次供應短缺。供需缺口或達68000噸,且將持續(xù)到至少2020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花旗報告中提到的可預見的銅礦項目的減少,銅礦供應端的“意外因素”更是推動近期銅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1月24日,必和必拓在智利運營的全球最大銅礦Escondida的工會工人拒絕了公司的最新薪資提議,工會要求工人就罷工進行投票,為長期沖突做準備,并在2月9日罷工開始。倫銅在2月10日急升近5%后,隨后的交易日里觸及21個月高位6204美元。目前,盡管雙方已恢復談判,但仍有較大分歧。
另一礦業(yè)巨頭FreeportMcMoRan上周六也表示,由于出口禁令限制,無法兌現(xiàn)承諾的發(fā)貨量。其首席執(zhí)行官則表示,由于采礦合同上與印尼政府之間的爭端,其印尼子公司已開始裁員,大約10%的外籍員工已于上周五被裁減,本周將裁減更多合同工。
除去供求端支撐銅價外,需求端也預測良好。
其中,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承諾未來10年投入1萬億美元用于擴大和重建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以及中國基建潮的再度來襲,成為市場看多包括銅在內的金屬材料的最大籌碼。在全球銅消費占比中,中國達48%左右,美國超過8%。
花旗預計,2016年中國實際銅消費可能同比增加了5.7%,2017年增速可能相對溫和,預計在3%-4%之間,驅動力主要來自于電網改造計劃和汽車銷售。按用銅量占比來看,電力行業(yè)占到近5成,其余還包括家電、交通、建筑、電子等其他行業(yè)。
而高盛的一份報告則認為,由于強勁的信貸擴張,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和制造業(yè)有望獲得提速,而這將對相應的金屬密集型產業(yè)具有“顯著看漲”的影響。目前,中國已明確公布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的22個省份,累計投資目標超過40萬億元。其中,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占2016年GDP比重超過100%的有16個省份,主要為西部省份。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